第28章 开荒第二八天(1 / 6)

王爷的厨娘宠妃 祈幽 5504 字 4个月前

杨久口中经常蹦出一些奇怪的字句,赵禛从一开始的深思到习以为然,已经确信是杨久家乡的用语。

而杨久呢,说完后猛地闭嘴,深深为自己嘴上没个把门而后悔,她应该更加小心谨慎的。

“那个,是一种东西中毒,我说太快了,含糊在了一起,王爷没听清楚吧,哈哈哈。”干干地大笑,杨久边笑边打量宁王的表情,挽尊的话自己听了都亏心,但回看下自己过往的言行,还是挺小心注意的,对吧。

赵禛表情不变,心中无奈地笑了笑,小辫子已经晃荡了一脑袋了还觉得自己隐藏得很好。

他点头,表示自己知道了。

宁王没有追问,杨久鸵鸟一般的松了口气,“王爷,煤炭的毒是没有使用正确的毒,和它本身的价值无关。我看宋大夫那边用的都是劣质炭,这种炭烟更浓、气味更大,燃烧不充分,使用率低,只能够在室外用。优质的煤炭烟点低,气味小,释放的热量也更好,用了它,我们就不怕缺少薪柴了。冬天之所以倍感煎熬,原因之一不就是取暖的方式太少。”

北境十三州,越靠近内陆条件越好,自然环境也更加优渥,不似宁王手下的幽、靖、单三州那样环境恶劣和狭长边境线两者都占了。本地高大林木不多,植被砍伐的却多,为了生存嘛,无可厚非,毕竟生物能源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据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本地的不多,外地采买的又贵,双重负担下,冬日更加难熬与漫长,也就让百姓在除了冬季的其它三个季节更加积极地囤积薪柴,从而导致树木更大规模的被砍伐……恶性循环。

如果有替代呢?

如果有更好的取暖方式呢?

如果冬日的生活改变了,其他季节里是不是可以腾出更多的人手干别的?

光是想想,就让人心口发热。

杨久眼眸发亮,她看着宁王,宁王好似透过她的眼睛看到了畅想的美好未来。

“王爷,我想去看看那块露天煤矿。”

宁王忍不住泼冷水,“石炭之利我曾考虑过,但因其烟大有毒,就是你口中的劣质煤,效用不佳,无法普及,此其一。我来北境十年,那块露天煤矿已经出现十六年甚至更久,幽州百姓不是傻子,也曾想过用那种黑石取暖生火,凡用者,无不身死,百姓根深蒂固,再不去碰,于是废之,此其二。”

杨久明白了,也懂了宁王没说完的意思。

据史料记载,种花家很早就使用煤炭,有文字记载始于西汉,大量开采兴于宋朝,百姓也许愚昧无知、不知文人雅士口中的教化为何物,但于大自然的探索肯定是高于文字见识的,像幽州城外的那片露天煤矿,出现伊始就引起人的注意,不知道何年何月何人用之点燃,发现了石炭可以燃烧,那绝对是喜出望外,城中上下无不家中囤媒,取暖生火。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,使用石炭取暖的人家,每每在第二天发现死于家中,一家满门,无一幸免。

一开始官府还当是出了穷凶极恶之辈利用邪术取人性命,后来同样的事情几次发生,这才发现其中蹊跷,始作俑者就是石炭。

一时间,满城皆惊,囤积的煤纷纷弃之不用。

官府也下了告示,让百姓不要私自使用石炭,以免造成伤亡。

衙门里的卷宗桩桩件件都有详细记载,杨久现在得到宁王手书就可以去府库里翻阅。不过不用了,杨久相信宁王说的,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众人:这东西好用。

没有比实际利益更吸引人的。

但怎么让东西好用呢,煤炭的质量是关键,杨久还是想要去露天煤矿看看。

“王爷,我还是想去看看,能够给我备马车和人手吗?说不定,我有些新的发现。”杨久期翼地看着宁王。

赵禛围上大氅,接过近卫递过来的缰绳翻身上马说,“可。”

他朝着杨久伸出手。

杨久,“嗯?”

“上来。”赵禛说。

邀请说的犹如是命令,淡淡冷冷的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。

杨久别扭,“两个大男人共乘一骑多难看啊,会让旁人误会的。”

赵禛,“……”

他无奈地轻轻摇头,问着,“你会骑马吗?”

很显然,杨久是不会的。

赵禛又说,“露天煤矿距离幽州城有段距离,如若套车,一来一回浪费时间,到城门落锁你都回不来,太耽误时间。”

杨久可等不了改日再去,一咬牙、一跺脚,抬起手握住了宁王的大掌,温暖、干燥的手心还充满了力量,她刚想说自己腿脚力气不大、核心肌肉力量不够,马磴子太高了,拉她上马可要多用点劲儿,就感觉到胳臂被拉扯,身体腾空,整个人不受控制地飞了起来,不过片刻就落在了宁王的身前,跨坐在了高头大马上。

一切发生的太快,杨久都没来得及惊讶。

此刻她就像是刘姥姥第一回进入大观园,惊讶地看看马再惊讶地回头看看宁王,阿巴阿巴半天没有说出一句成熟的句子。太神奇了吧,牛顿的棺材板按不住了,她怎么就飞了起来?

闷了半天,杨久憋出几个字,“王爷,你好大……”

马儿突然动了起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