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 章(2 / 2)

的却是和薛宝钗一致的。

“可以保不住薛家,但至少得保住富贵。”

但这祸事的根源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那位,能留的一命都算是圣上开恩,薛蟠实在想不到要怎么办。

“妹妹再想想,可有什么办法?”

薛宝钗沉吟了半晌:“要叫人对我们手下留情,我们就得有让人愿意留情的价值。”

“哥哥可知道,我们唯一有可能发挥的优势在何处?”

她是个女子,在这世道能做主的终究是男人,虽然不甘心,但现实就是,她的以后得靠着薛蟠,所以她不能将薛蟠认为他就是那等无可救药的人,按现代来说,薛蟠也不过是个还在上学的未成年,要是好好教育,还是有掰正的希望的。

所以她想要听听薛蟠怎么想,也好引导他,薛蟠别的品行不论,但是论起对薛宝钗这个妹妹,他是真心疼爱的。

薛蟠并不知道薛宝钗准备好好调/教他,听到薛宝钗的问话,皱了皱眉,思索说着:“钱财?”

薛宝钗抽了抽嘴角,但也没有反驳:“哥哥说的没错。”

薛宝钗准备重新培养他思考的方式,于是缓缓道:“这要从祖父的身份说起。”

薛蟠见薛宝钗说了一句便不说了,愣了愣,然后看见薛宝钗盯着他,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,虽然仍旧稀里糊涂的,但好歹开始动脑子了。

“祖父是紫薇舍人,因此母亲下嫁薛家……”薛蟠顿住了,他不知道这有什么说道。

薛宝钗补充道:“母亲乃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,掌管军政,正一品。”

薛蟠对此并没有研究,薛家没有从仕之人,薛蟠又无见识广的长辈教导,自然只知道王家权贵,却不知道到底有多权贵,他倒是知道父亲自小疼爱妹妹,倒也没对薛宝钗的话产生怀疑。

薛蟠疑问道:“紫薇舍人也是圣上身边的红人,父亲自然能够娶母亲,有什么不对吗?”

薛宝钗摇了摇头,对比脑海中那位父亲教导留下的记忆,否认道:“那可是大大的不对。”

“父亲没有官身,是商户,所以紫薇舍人不是官职,是虚衔,不然父亲不可能是个商户。而商户怎么能够娶得正一品大臣的女儿?”

薛蟠道:“这不正说明祖父圣眷浓厚,所以母亲才会下嫁给父亲。”

“这便是症结。”薛宝钗道,“贾史王家,都是贵勋,互为姻亲,也互相庇护,而薛家是谁?是太上皇身边的旧人,且一定是十分亲近的旧人,这才能在无官无职的情况下,让王家的女儿下嫁。我问哥哥,你身边除了身份差不多的玩伴,离你最近的人是谁?”

薛蟠脸色一变,薛宝钗知道他这是猜到了。

“薛家是太上皇的家奴。”

这事无人提起,但也不是无迹可寻,祖上有荣光,自然人人巴结,可祖上出身不好,谁又会在别人面上提起,这么多年避而不谈,不过是看在薛家姻亲的份上,事实上,薛家是与太上皇绑得最紧的人,当然,这么说是往薛家脸上贴金了,祖父去世后,谁还敢说与太上皇有什么情分。

不过是众人看在紫薇舍人薛公的份上照料薛家后人罢了,薛父娶王氏女,薛家年年走亲备上厚礼,都是薛家精心谋划来的,只是薛父去世太早,没能好好教导薛蟠,他才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。

“所以圣上要清算……不过是因为他要从太上皇手中拿回他的权力,我们祖上是太上皇的家奴,所以圣上必然不会放过我们。”薛蟠脸色难看,“照妹妹这么说,我们岂不是没有退路了?”

“错了,正是因为如此,我们才有生路。”

薛宝钗继续道:“圣上原本不是储君,那是怎么继位的?”

薛蟠别的不知,对于这天底下最重大的消息,他也该是清楚的。

于是薛蟠道:“是那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……所以圣上才继位。当年父亲还给义忠亲王准备了一副出在潢海铁网山上,叫做什么樯木的板作了棺材,万年不坏,只可惜如今封在店里,无人敢出价买了。”

“坏了!”薛蟠说到这事,一拍大腿,“莫不是圣上以为我们是义忠亲王的人,这才要一起清算。”

薛宝钗摇头:“父亲为何要给义忠亲王准备这样的棺材,那是因为当初义忠王爷众望所归,作为太上皇的家奴,给太子送礼难道还能是什么错处不成?”

“要照这么说,那当初送了礼的可都要清算了,那可清算不完。”

“同理。”薛宝钗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,“作为太上皇的家奴后代,现如今我们又去替皇上尽忠,难道会被人认为是做了背主之事吗?”

薛蟠眼前一亮:“我知道妹妹的意思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