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争议不断(1 / 2)

很显然,如果5000万元的《神话》这部电影,只能在内地和港台上映的话,那基本上是回不了本的。

因为正常情况下,5000万成本的电影,需要达到1.5亿票房,才能够勉强收回成本。

以目前的华国两岸三地的电影市场来说,只有极少数的大片,才能拿到这样的票房。

可问题是,江晓枫并不是一个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明星,出道以来,总共也就拍过四部电影。

这三部电影分别是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、《赌神3之少年赌神》、《那山那人那狗》,以及还未上映的《独自等待》。

虽然这三部电影上映之后的票房,都还算不错,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更是过得1995年的内地国产票房冠军,《那山那人那狗》也在东瀛大卖了2000多万票房。

但事实上,这三部电影的票房高低,和江晓枫的关系,并不是很大。

所以,对于江晓枫来说,现在投资制作《神话》这部电影,真的风险非常大,几乎是铁定亏本的。

至少目前的情况而言,以江晓枫的票房号召力,或者花多点钱宣传的话,可能最多也就拿个两三千万左右的票房。

经过内部沟通和交流,江晓枫最终决定,将《神话》这个项目暂时搁置,等时机成熟了,再重新启动。

江晓枫这么做,也是没办法,要知道,这杀头的生意有人抢,这赔钱的买卖,可没人愿意做,江晓枫自然也不愿意。

另一边,本来江晓枫还以为,自己为刀郎发省,炮轰杨昆和汪锋这件事,会引起他们的反击。

结果,让江晓枫感到意外的是,炮轰事件过后的一周,都没有看到汪锋和杨昆的回应。

而江晓枫的力撑和炮轰,也让刀郎对江晓枫感激、温暖。

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,正在新姜的刀郎,还特意打来电话,对江晓枫说了一些感激的话语。

江晓枫也笑着鼓励道:“没事儿,你不用拍,你只要专心做音乐就行,我会一直支持你的。”

然而,争议还没有结束,一场华语主流乐坛对刀郎的“围剿”正式开始。

除了汪锋和杨昆之外,其他的主流歌手,依然不看好刀郎,甚至厌恶刀郎,觉得他毁掉了民族音乐。

比如歌唱家克里木,就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刀郎有些翻唱不敢恭惟,他翻唱了我的四首歌,连原来的旋律和节奏都变了,听了他翻唱的歌,很多打算来新姜的人都不来了!”

另外,克里木还说.“这些人连刀郎是地名还是人名都不清楚,这极其不尊重民族歌曲和刀郎这个地方。”

说到这里,必须说明一下,刀郎的艺名“刀郎”,实际上是维吾尔语“DOLAN”的音译,以前人们叫它“刀莱”。

这是新姜麦盖题县的古地名,位于叶尔盖河中下游,这也表明,刀郎的音乐来自疆域。

但刀郎的音乐作品,是不是在毁坏民族音乐呢?

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。

作为主流华语音乐圈的那英,也对刀郎进行抵制。

在2004年“音乐风云榜盛典”中,娜英作为评委首先说明了评审规则,首先是音乐奖项,其次是乐坛贡献力,最后才是唱片销量。

提到最近爆火的刀郎,然后娜英直接表态了:“听刀郎的都是什么人?除了唱片销量外,他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被评选,我作为评委,我坚决反对刀郎作为讨论对象。”

总之一句话,直接堵死了刀郎的路。

江晓枫知道后,直接打电话质问娜英:“老娜,你怎么回事?你针对刀郎是几个意思?难道你不知道,他是我公司签约的歌手吗?”

娜英自然是知道的,但他和杨昆、汪锋等人的想法一样,都认为刀郎的音乐太低俗,没有审美,就直接回道:“我知道,我知道他是你们公司的歌手,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,我会说得更狠!”

江晓枫没好气道:“娜英,我是给你脸了是吧?你讨厌他,讨厌他的音乐,我不管你,我就问你,你他妈凭什么不让他参加音乐风云榜?你以为你是谁啊?”

听到江晓枫飚脏话,娜英也来气了,当即回骂道:“我凑,江晓枫,你可以啊,你居然为了一个刀郎来骂我,是你跟他关系好,还是我跟你关系好?这么多年的朋友白处了?”

江晓枫简直气不打一出来,继续回道:“那大傻,你还好意思说交情呢,你明知道,刀郎是我公司的签约歌手,你拍这样针对你,你是没脑子吗?”

娜英也火了,不满地回道:“你骂谁那大傻呢,好吧,就算是我说错了,那也是我跟刀郎的事儿,跟你有什么关系,我又没得罪你!”

江晓枫怒极反笑:“你是不是有病,你这叫没得罪我?你开什么玩笑,呵呵,你师父说的没错,你就是个好嗓子配个狗脑子!”

“嘿,你骂谁狗呢?你才是狗!我师父什么说我是狗脑子!你放屁!”

“……”

俩人就在电话里,你一句我一句的对骂着。

王霏知道娜英和江晓枫吵架后,也想约俩人一块出来吃饭,想帮他们两个说合。

结果,让王霏感到郁闷的是,江晓枫和娜